服务立会 规范办会 科教兴会 团结强会

穿越古今:历史与未来的对话——顺义一中高一学生寒假探访中轴线徒步游学活动感悟

网站首页    会员风采    穿越古今:历史与未来的对话——顺义一中高一学生寒假探访中轴线徒步游学活动感悟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‘大思政课’我们要善用之,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。”“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,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讲好思政课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、指明了方向路径。

寒假期间,顺义一中部分高一学生进行了北京中轴线徒步微游学活动,通过活动了解和认识北京的中轴线文化,感受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发展变迁,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。

同学们9:30在永定门地铁站集合,开始一天的徒步游学活动。

杨刚学长首先向我们介绍:

北京的中轴线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,元世祖忽必烈弃金中都,在其东北方择址建设元朝国都——元大都,这时中轴线长3.7公里。后经明、清时期的发展,最终,北京的中轴线延长至7.86公里。

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,北至钟鼓楼,贯穿紫禁城,全长近8公里,是北京城市的脊梁,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,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,它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。

“中轴突出、两翼对称”,庄严肃穆,是北京城城市格局的最大特色。

永定门城楼是一座两层重檐歇山顶三滴水楼阁式建筑,是北京中轴线的南起点。2004年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门洞上方所嵌石匾,楷书“永定门”三字,苍劲雄健,是仿照明代原配石匾雕刻。全体同学在永定门前合影留念。

杨刚学长讲解了燕墩的意义。《日下旧闻考》记载,“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,官道西”。燕墩的砖台下宽上窄,平面呈正方形,台底边长约15米,台顶长约14米,台高约9米。南面刻有《御制皇都篇》,北面刻有《御制帝都篇》,均为清乾隆十八年(1753)御笔,汉、满文对照。每面汉字8行,阴文楷书。碑文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徽记。

经过天坛、先农坛,之后到达前门大街。

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,北起前门月亮湾,南至天桥路口,与天桥南大街相连。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坛、山川坛的御路,建外城后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,老百姓俗称前门大街。途中有很多商店老字号,例如吴裕泰、稻香村、景泰蓝等。清末,前门大街已有夜市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后,在前门箭楼东、西两侧设立了前门火车站东站西站,前门大街成为北京同外省联系的交通枢纽。

中午12点,同学们乘坐北京公交2路去用午餐。公交车经过天安门、毛主席纪念堂、人民大会堂、人民英雄纪念碑、国家博物馆。杨刚学长介绍说:“人民大会堂国徽直径达到6.3米。”大家抬头眺望,感到十分威严。

午饭后前往故宫博物院。在午门,我们看到了屋檐上的脊兽,我们了解到,太和殿上的脊兽最全,共有10只,分别是龙、凤、狮子、海马、天马、狎鱼、狻猊、獬豸、斗牛、行什,10只脊兽代表着最高宫殿规格。

景山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,成为全程的最高点。登上景山,俯瞰这座拥有600年历史的皇城——紫禁城,体会到了历史的悠久,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厚重。

下了景山,来到钟鼓楼,至此,同学们用了近8个小时坚持走完中轴线全程,结束了一天的行程。

中轴线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,代表了首都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,博大精深。此次寒假微游学活动,让学生在行走中丈量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价值,在研学中领略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魅力,坚定了文化自信,带来更多丰富的学习成长体验。

2024年3月7日 13:50
浏览量:0
收藏